编者按:中科院发布《2016研究前沿》报告,在科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承蒙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朱涛的盛意,本刊在此公布《2017研究前沿》报告全文,以飨读者。
中科院等发布《2017研究前沿》报告

2017年11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在北京向全球发布了《2017研究前沿》报告和《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公布报告的会议上致辞,他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实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如何准确把握未来科技方向和重点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宏观决策,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抓住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新的生长点,为我国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基础,是中国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7研究前沿》报告,不仅运用了信息情报、大数据技术以及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等新模型、新方法,同时还充分依靠了科技领域专家、政策专家、战略情报专家的综合研判,在文献计量指标的基础上,对2017年全球科技发展布局和竞争结构提出了一种分析和解释。同时,今年还首次推出了《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利用研究前沿热度指数评估和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在研究前沿中的状况和态势。
《2017研究前沿》突出显示了10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的143个研究前沿(其中含100个热点前沿和43个新兴前沿)。在所列举的143个前沿中,“冷冻电镜技术在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解析中的应用”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主题,“双黑洞等双致密天体的形成及并合”与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引力波研究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介绍,在143个研究前沿中,中国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有25个,约占18%,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二。这25个研究前沿主要分布在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临床医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物理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等8个领域。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分别占8个和6个,数量最多。中国在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华北克拉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粲物理等前沿主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何郁依据网络资料编写)
|